【经典案例】高度警惕不法分子利用“基金管理公司”名义招摇撞骗
2018 08 23

近段时间以来,私募基金风险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关注。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对投资者进行诈骗和诱导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也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我基地搜集了一些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提醒投资者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提高防范金融诈骗意识。 


案例简介

2016年12月,深圳证监局在处理信访投诉事项中,发现某某基金未经证监会核准,擅自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不具备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资质的情况下,通过网站、社交网络、电话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称公司是境内管理基金数目最多、品种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经营业务包括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截至2017年6月底投研团队累计创造分红超过820亿元,旗下有多种开放式基金,可以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某某基金的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为避免投资者购买该公司基金产品造成投资损失,深圳证监局对某某基金进行立案调查,认定该公司非法设立公开募集基金管理公司,联合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对公司进行查处,责令公司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并做出取缔该公司的决定。

 

风险提示

2013年,深圳市率先实施工商注册登记改革,经营资格许可不作为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程序。不法分子利用此改革举措,注册“基金管理公司”后,违反《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在未取得证监会批准的情况下,借助“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衣虚假宣传,“公开募集基金”,欺诈投资者。如果投资者将资金交给其投资,权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一旦不法分子诈骗钱财后销声匿迹,投资者将血本无归。提示广大投资者切莫轻易相信所谓“基金管理公司”及其虚假宣传,投资前,务必通过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网站、基金业协会网站核实基金经营机构是否合法,谨防上当受骗。






相关投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