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逆人性的。《少即是多》、《慢即是快》、《脱离舒适区》、《反脆弱》、《可复制的领导力》… … 都是逆着人性的词条。
少即是多:这个思考模型让你我轻松过一生
慢即是快:这个思考模型让你我踏实过一生
脱离舒适区:这个思考模型让你我带劲过一生
反脆弱:这个思考模型让你我小强过一生 … …
我将结合投资实践中接触到的企业家、投资人的案例,把这几个逆向思考模型说得更鲜活,一切就明白起来了。
![【原创思维】逆向思考模型(一)少即是多:这个思考模型让你我轻松过一生 【原创思维】逆向思考模型(一)少即是多:这个思考模型让你我轻松过一生]()
少即是多,人生的自我救赎
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建筑哲学:"Less is more。"主张技术与艺术相统一,提倡精确、完美的艺术效果,使现代主义达到一个高峰。
“少即是多”,‘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说人话!”
“少即是多: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知乎ID:教书的木村拓哉。
亚马逊畅销书《极简主义生活》的作者,日本大叔佐佐木,因为失恋和压力,一口气扔掉了家里98%的杂物,过上了不超过150件生活用品的极简生活。见证奇迹的时刻,精简生活,让佐佐木从每天喝酒颓废的状态突变,更专注地工作、读书...各方面的效率都大大提升,仅仅两年的时间,由一个无名小编,逆袭为副主编。佐佐木用自己的案例提醒我们两件事:一是,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二是,精简就是效率。
在地球另一边,北欧居民大都摈弃了旧有的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崇尚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Less is more”简单生活方式,更为珍视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
正如稻盛和夫用“知行合一”的大半生所总结出来的心声: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朋友圈曾疯传的一篇文章总结的,郭靖、阿甘、巴菲特共同的品质:简单、正直、没有私心、坚忍不拔。这就是灵魂修炼到最后的“少即是多”。
少即是多,效率最大化方法论
回到科技与商业的场景,现代企业竞争的本质是效率竞争。“少即是多” 所主张的“技术与艺术相统一,提倡精确、完美的效果”正是互联网思维所倡导的价值观,正是效率最大化的方法论。
“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思维”下,以禅心和福斯化理念做产品:专注80%消费者刚需的功能,减少冗余设计降低成本,打造超高性价比、大众普适的爆款。这就是我在文章《“新黄金时代”需要更多TOC思维》中所描述的以小米和小米生态链企业为代表的新“国民企业”正通过“TOC”思维,和“福斯化理念”,用一个个极致性价比爆款产品感动用户、颠覆行业的背后逻辑。
引用一下知乎ID:教书的木村拓哉关于“少即是多”的理解:
生活中,少即是多。我们少些负担。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爱情中,少即是多。我们多点幸福。正如《从前慢》中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从投资、创业与企业经营角度补充几个:
做创业,少即是多。精益创业,小步快跑,慢即是快,更从容。
推产品,少即是多。爆品方法论,TOC思维,活的更长久,更有价值。
小米谷仓学院洪华博士要革命性提高创业孵化成功率的绝招:无招胜有招。这有点像华山剑法中的“气宗”,由于内力深厚,轻易不出招,出招即制胜;其他各门派创业方法论,更近乎“剑宗”,强调一招一式不含糊。“少即是多”,从乱拳变成绝招。
做投资,少即是多。先有模型,再刻意练习,我们更加事半功倍。
于是,我想说,“少即是多”其实是一种思考模型,是一种有效率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心念纯粹,用好这些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模型,过好这一生。
(作者:苏立峰;原国元证券研究中心研究总监,现担任硅谷天堂投资总监,生态型投资负责人,负责大消费领域生态链企业投资,目前主要覆盖盒马生态链、小米生态链、京东众创生态链、喜马拉雅FM生态链等,对资本市场研究与实践具有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