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投资企业 原创研究 媒体聚焦
执行总裁徐刚成为《赢在中国》杂志封面人物
2011 12 09

2011年12月,执行总裁徐刚接受《赢在中国》杂志记者专访,并成为该期杂志的封面人物。全文如下:

         

         

徐 刚:乐享人生

 

          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正以沉着乃至享受的姿态倾听着渐渐逼近的竞争号角。

 

文_高晓丽 朱颖慧

 

         徐刚,一位他人眼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明星CEO,有着一份闪光的履历。23岁成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县市税务局长,38岁荣升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2002年下海后不到2年的时间,他把没人看好的家族制管理企业吉利转变成了全球知晓的公众型企业。2006年,他领导的上海华普汽车出口北非2000辆自主品牌汽车,创造了中国轿车单一订单最大出口量记录。2008年他履职苏宁环球,顺利向上海黄浦区房地局退还南京路“地王”,更是让业界惊讶不已,并创造了该年业绩、净利润指标的历史新高……这样的履历足以让徐刚获得更高的职务和更好的待遇,足以让他能够跻身于那些只有商业大佬才能穿梭亮相的中国顶级社交圈。可是,2010年8月,49岁的徐刚却加盟浙江天堂硅谷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天堂硅谷),担任了比他之前所有的职位都要来得低的执行总裁一职。

        这又是为什么?

        徐刚曾这样诠释人生:45岁之前是学习、奋斗为主的阶段;45岁之后应该是享受工作、学习的快乐过程。已届“知天命”之年的徐刚,正在实践他又一次潇洒的人生转身吗?

        采访徐刚,我一直被他感染着,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过去

 

        不同于提刀瞪眼寻找挑战从而证明自己的勇士,今天的徐刚显得非常地沉稳乃至淡定。与我聊起来,他更多地把话题拉向曾经的艰难和挫折。

        2003年的非典,SARS病毒肆虐横行。交通中断,学校停课,工厂停产,整个社会节奏都慢了下来。在吉利轿车台州市的临海基地,当地村民自发封锁了村庄。吉利从外地采购运来的汽车零部件纷纷被挡在了村外,要运往全国各地销售的汽车也被卡在了厂区里。企业运转面临了严重的威胁。

        “企业停下来,整个链条想要恢复就很难。”不但如此,此时,吉利正在实施计划投入8亿元至10亿元的扩张中。一旦停产,人心是否会散,目标能否完成不用说,就是原来敲定的银行贷款问题也会产生极大的变数。

          时任吉利CEO的徐刚似乎没怎么思考就认定了目标,“绝不能让企业运营停下来!”

          那时的徐刚是越有挑战勇气越足的人。他立即召开高层会议讨论出了一个方案:向政府申请并征用一块合适的稻田,作为临时中转站。结果,征用手续办不下来。徐刚有的是办法,征用不行,改“租”!

          有了中转站,装载零部件的外来货车就有了卸货的地儿。为了隔离一切有可能的病毒传播源,徐刚安排工人们,戴着口罩,喝着中药,在被填平的稻田上卸货。司机就坐在车上,吃吉利员工递上的盒饭、矿泉水等食物,卸完货立马把车开走。

         随着非典“红色预警”的解除,吉利和徐刚终于挺过了那段最难捱的时期。事后据统计,非典期间,用于吉利员工喝中药的费用就高达30多万元,而徐刚在此期间没有休息过一天。

         相比做官时的惬意,做这种苦差事,你心里后悔过吗?我问。

       “波动是有过的,但没后悔过。”徐刚说,辞官下海,当时就预料到绝不会是一条坦途。

         咀嚼身历的艰难味道自然好,可徐刚似乎还对过去的挫折情有独钟,话一涉及就粘上。

         2004年2月,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曾有专业人士认为,吉利汽车之所以选择借壳香港上市,除了解决资金问题外,是为了能走向世界。

         曾作为吉利上市主操盘手的徐刚哈哈笑道,“其实,这是一次失败后无奈的选择,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失败!”他第一次向媒体透露了吉利香港上市背后的真相,“现在可以说了。”

         2004年前后,吉利汽车主要面向的是中国大陆消费市场,毋庸置疑,上市的首选地是国内A股市场。按照这个逻辑,吉利当时在考察、分析、比较了五六家上市公司后,相中了一家生产柴油机为主的国有独资企业——全柴动力。该企业地处安徽滁州市,毗邻南京,上到山东,下至浙江,优越的区域能为吉利产品输往全国各地提供便利条件。

         按照徐刚的借壳设想:吉利控股全柴动力,同时注入资产,其中包括一条5万辆整车生产线及整个吉利30万台的汽油发动机生产线;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吉利若能控股全柴动力,我们给全柴带来的是技术、市场,给当地政府带来的是就业和税收。而对于我们来说,拥有了一家上司公司,一个发展与融资的平台。”徐刚说得实在,全柴动力上下和当地政府领导也都欣然接受这次联姻。

         然而,总有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双方洽谈了一年多,眼看“全柴动力”就要更名为“吉利动力”的时候,安徽一位负责工业的省领导提出了反对意见,“安徽的国有企业怎么可能让浙江的民营企业来控股呢!”没有一点商量余地。结果,“吉利动力”胎死腹中,徐刚一年多的心血付诸东流。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刚和吉利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才赴港借壳上市。

        “现在大陆近一亿的股民看不到吉利汽车(HK00175);香港的股民也因香港非吉利汽车主市场,而极少关注它,更别提购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事情是比较失败的。”徐刚总结般地说,“我拿浙江干部的思想开放程度去判断安徽,是我的失误。”

 

         现在

 

         徐刚到天堂硅谷,除了职位降低外,徐承认薪水也少了很多。座驾也从奥迪A8变成奥迪A6,并且没有了专职司机和秘书。但是,位子、 票子、车子、面子等等,对那些刚刚创业的年轻人可能就是幸福,但对徐刚意义截然不同。

        “我现在即使不工作,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成问题,但我不会幸福。”徐刚说,“幸福不是简单的吃饱喝足,也不是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角落里,独自享受的东西。幸福是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的感觉,来自别人对你的认可与肯定。”在历经汽车、房地产、零售、酒店等多个行业的洗礼后,早已不用为五斗米折腰的徐刚又选择了从事股权投资,为什么?

        “快乐!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徐反复强调了“伙伴”二字,“在这里,人人平等,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行事。”

          这里绝对不管徐刚是否准时上班,礼拜六是否加班。徐刚说,“现在王董(王林江董事长)、袁总(袁维刚总裁)越是不管我,越是器重我,让我越自由,我越感觉责任重大。自由管理,我礼拜天还是想着工作,该打的电话照样打,该找人沟通的照样找。”

          彼此信任的徐刚和王林江都明白一个道理,普通员工要由企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高层管理者则要靠思想、文化上的认同,才能激发他们的主管能动性和智慧。

          现在的徐刚是幸福的。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经历美丽的玉皇山下办公的3个月时间,真的是近些年内从来没有过的幸福和快乐,这得益于天堂硅谷王林江董事长倡导的包容、和谐、快乐的理念……”当然,马上就要搬到西溪湿地福堤办公的徐刚应该会更幸福吧。徐很佩服王林江,也非常认同天堂硅谷的企业文化,他经常满怀赞赏地与人谈论天堂硅谷“包容、和谐、快乐”六字理念的内涵,并自愿在若干年后到天堂硅谷投资的绍兴兜率天宫做义工,传播快乐。

          王林江也很相信徐刚能力。曾想让徐到北京母公司。在徐婉拒的情况下,王尊重其意愿,才委任他为杭州子公司的执行总裁,但同样给了徐充分的决策权和自由发挥的舞台。

          股权投资和产业整合对于徐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活儿,但他每天看看材料、报纸、新闻,和人喝茶聊天,偶尔还能打上一场高尔夫球,看起来很清闲。对“你现在有压力吗?”的提问,他静静地说,“真正重要的是在这么多市场变化中,怎么能够把握机会……我要提出更明确的投资方向,设法去把项目找得更好,推进得更快。要考虑同样数目的钱投下去以后,一年后能产生3千万的利润还是5个亿的利润,还有,与我合作的人能不能获得更多,这样共赢的合作才能更长久。我觉得这些才是我现在真正的挑战。”

          他说话的语气分明透露了这样一种信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正以沉着乃至享受的姿态倾听着渐渐逼近的竞争号角。

          徐刚在转身。

          转身中的徐刚是快乐的,因为他明了“快乐就是一种心态”。他与我开玩笑,“当遇到当官的我就和他比谁的钱多,遇到企业家我就和他比谁的心态好。”

          转身中的徐刚是潇洒的,他说,“不论伟人还是凡人,死亡都是最后的归宿。最终留下的都只有墓碑上的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他伸出指头比划着,“说起来很讽刺,中间最简单的那一杠却代表着人一生的经历,只是有人丰富,有人平淡——那一杠的内涵不同罢了。”他沉吟般地停顿了一下——

         “人生在于经历!”

 

      徐 刚

      浙江天堂硅谷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赢在中国企业家智库顾问团成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具有20多年丰富的政府部门及大型上市民企的领导管理经验。曾获得“十大中华管理英才”、“中华十大经济英才”、“中国管理100人"、“上海十大青年经济人物”、 “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人物”等荣誉称号。

 


相关新闻